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

後種族隔離時代



4。27,對南非來說,理應是慶祝種族隔離正式完結的日子。但十七年後,開普敦報紙頭版出現的,卻是近二千名Khayelitsha居民遊行,要求政府增建廁所的新聞。

Khayelitsha是開普敦一個著名的貧民區。由於衛生設施不足,不少居民要排隊輪候廁所,引起衛生和安全問題。相比起南非其他地區,開普敦財力已是比較豐厚,尚且如此,可想而知其他貧民區的境況如何。

有居民說,十七年前他們懷著希望,排隊投下第一張民主的票。十七年後,困境依舊,他們仍是要排長長的人龍上廁所。

問題出在哪裡?他們有民主,有完善的憲法,有言論自由,基本上具備「文明」社會的一些條件,為何社會仍是停滯不前,問題多多?

如所有制度一樣,要行之有效,重點還是在人。南非貪污問題嚴重,很多用於教育衛生房屋等資源都被侵吞。地方政府往往在意門面功夫,多於解決眾多貧民食、住,如廁等燃眉之急。

這裡的社會學教授常說,南非的問題沒有半點掩飾,而是活生生放在面前。在開普敦,這邊廂是歐陸式洋房,商店食肆林立,一片繁華景象;另一邊廂,卻是破舊不堪,連基本設施都甚為缺乏的貧民區。貧富懸殊如此,叫十七年前這班期望民主能改變生活的黑人,如何不失望,忿怒?

南非罪案和強姦率高企,某程度上也是這種不滿,苦無出路的感覺所致。雖然種族隔離時代已經結束,但種族之間的距離還是存在。不只一次,當地白人叮囑我不要夜晚外出走路,貧民區不要去,門戶也要深鎖。這種不安全意識,某程度上令種族隔離延續。然而這不只是黑人與白人間的事,黑人部族與部族之間,甚至對colored和亞洲人也時有衝突和暴力事件發生。

十七年過去,雖然南非人民享有投票權利,但很多人因為教育程度不足,無法從媒體得知政客或政黨的問題。更多的是因為候選人來自同一膚色或部族而得票。政客政黨坐擁鐡票,便有恃無恐,對問題視而不見。

權利令人腐化,這班因著民主而得權的人,又可記得這一切花上了多少人的生命,又有多少人期望著生活有所改變?得來不易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