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

遍地芳菲

一次機緣巧合之下,從友人媽媽手中得到一張舞台劇「遍地芳菲」的票。「芳菲」,是指芳香的花草。光看劇名,很難猜想劇的內容吧。

隨手翻看座上的小冊子,在引言一頁看到震撼的幾行字,寫著:
「中國人是草!
 慣性卑躬、低賤,任踐踏任摧毀也不哼一聲!
 中國人是草!
 繁殖又繁殖,不厭其「繁」,「希望」隨生生不斷蔓延。
 中國人是草!
 剛毅頑強,勇敢不屈,面對劣境依然茁長,展露青蔥。
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!有泥土的地方就有草!
 遍地芳菲,站着千千萬萬中國人......」

「芳菲」,比喻的是中國人的韌性。今年剛好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。當時的中國,長年積弱,列強入侵,人民生活苦不堪言。有一班人,相信推翻滿清是救國的唯一方法。

「遍地芳菲」講述的就是黃花崗之役的故事。裡面的主要人物,有留學生、有小生意人,有的只是平常百姓家。他們同樣有家人愛人和朋友,要在國家之間作出抉擇,實非易事。劇中有一個兒子,基於孝心,不忍告知年紀老邁的母親,他快要上陣的事實。起義的前一晚,他不小心讓母親知道了。老母悲從中來,哭喊怎生出這樣的兒子,就關著自己在房間。兒子跪在門前嗚咽地解釋不得不去的原因。最後,老母出來,默然無語,只說要為快上陣的人多煮一點食物,食飽一點......

其實每一個決定都有代價。為國家為革命,賠上的可能是前途、性命和家人的淚。縱然如此,有些人就是會選擇犠牲小我,以成就更偉大的理想和願景。是否偉大,常由後人定奪。黃花崗之役雖然失敗,但喚醒了國民的心,犠牲的人被稱為烈士。回到近代,八九民運學生,為國家前途,集會絕食,換來軍隊鎮壓,卻得到國內外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;劉曉波起草零八憲章,提出促進民主,改善人權等訴求,被判有期徒刑11年,卻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。

這些人,共通點是為國家前途和某些普世價值付出和犠牲,面對的往往是如高牆的強權。那麼七‧一晚上衝擊政府總部,為擾亂警方防線而衝出馬路的社運人士又怎樣?他們同樣在爭取民主和他們的「正義」呀。上個月,一名不滿政府賠償金額的雞販,走上天橋抗議,間接令一名警員殉職,又怎樣?他也是為自己爭取權益呀,但聽起來,這兩個例子非但沒有偉大的感覺,還有點傻,有點天真...

他們同樣有一個「正義」的理由示威抗爭,為甚麼大家對他們的做法不予認同,但辛亥革命六四等犠牲的人就是偉大?是他們抗爭的手法不對,還是他們抗爭出來的效果不夠正面和影響力?如果那天雞販走上天橋,死的是他自己,結果令周一嶽下台,政府改變對雞販的政策,加大賠償額........雞販的犠牲會不會偉大了一點?又如果七一當晚,有社運人士因警方的胡椒噴霧,傷到眼睛,衝出馬路而亡,結果喚起大批市民爭取民主的決心,群情洶湧,政府宣佈取消遞補機制,並承諾推出普選時間表,他的犠牲又怎麼樣?

開始發現正義,並沒有絕對。不同的場景,不同的手法,不同的效果,大家會有不同的評價。有時 cause is right, means 不一定是right.我們該如何衡量當中的代價是否值得付出呢?我也想不出肯定的答案.....

再苦惱一點吧,哈佛教授談正義: